一小时出品上百份煲仔饭!“佛山造”餐饮机器人亮相冬奥会
1月14日,南方+记者获悉,智慧餐厅采用的十余款全自主研发的自动化、可视化、高效化智能餐饮设备全部来自佛山一家机器人企业,均为“佛山制造”,相关设备此前已应用在全国30个
抬头可见的透明玻璃轨道上,云轨小车自由穿梭,一道道煲仔饭、东坡肉、水饺等美食“从天而降”,不仅提高传菜效率,还能杜绝人为接触,提供又酷炫又安全的就餐体验……日前,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——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的智慧餐厅投入试运行,获得了央视、新华社等央媒的聚焦。
1月14日,南方+记者获悉,智慧餐厅采用的十余款全自主研发的自动化、可视化、高效化智能餐饮设备全部来自佛山一家机器人企业,均为“佛山制造”,相关设备此前已应用在全国30个省市的景区、展馆、交通枢纽等多样化场景,这次是其首次服务重要国际体育赛事。
智慧餐厅试运行场景。
据悉,智慧餐厅设置了档口区、中餐云轨体验区、酒吧区等多个特色就餐区,提供100多道菜品和数十款冷餐、饮品、甜品,共计200多个品种,分为8套菜单循环使用,以中餐为主,西餐为辅,让五洲来宾领略到正宗的中国味道。
在智慧餐厅,制餐出餐全过程均由机械设备独立化、流水线式、自动化完成。其中,智能炒锅融入名厨的烹饪工艺、菜肴原料、灶上动作、火候控制、烹制过程等数据,可炒制宫保鸡丁、东坡肉等数十道中餐,以及肉酱意面、广式炒饭等主食;智能汉堡机出餐效率高达20秒/个,智能煲仔饭机出餐效率100-120份/小时每台;智慧餐厅还特意研发智能饺子馄饨机,每小时可出餐60份左右,让各国记者领略浓浓的中国年味。
智慧餐厅内景。
同时,智能餐饮设备减少了人与人的交叉接触,匹配从食品贮存、标准化加工、实时管控、检测溯源到冷链配送的餐饮供应全流程体系,不仅降低疫情传播概率及防疫成本,更可高标准、高质量保证食品安全。
南方+记者了解到,北京冬奥会期间,主媒体中心工作的人员均需要在智慧餐厅用餐,预计赛时餐厅平均每天要接待约5000至6000名注册文字摄影记者和持权转播商。期间,考虑媒体人员工作特点,智慧餐厅所有设备将24小时运作,中央厨房预计供应食材总量达180吨,单日最高峰供应量达5吨。
目前智慧餐厅已经进入赛时闭环管理。1月4日至22日试运行期间,1700多名来自世界各国的新闻机构工作者和持权转播商将在该餐厅用餐,智慧餐厅的服务一直持续到3月中旬冬残奥会闭幕。